Ⅰ 还记得你第一次看的电影叫什么名字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是否深刻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的电影是《致青春》,应该说是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吧,和寝室的小伙伴一起去看的,当时我们六个人,看的时候那叫一个激动,从来没在电影院看过电影?
这部电影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那句:我们应该惭愧,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其实,有时候,我们想的太多,有点自以为是,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想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你以为给的都是为了对方好,但自己根本不知道对方要什么,也从来不问对方要什么!
我们在什么样的阶段,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无法回到从前了,我们都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把握当下,也许在你觉得功成名就的时候,能给对方想要的生活的时候,那个人已经不在原地见!
第一次看的电影不记得的,但最有印象的就是《英雄本色》,小时候在电视上接触到的,喜欢发哥演的小马哥,后面就一直喜欢发哥演的电影和香港枪战片,之前国内电影院上映去看的真的好激动。
电影里小马哥叼牙签的动作是发哥自己设计的,还有剧组里的人因为盒饭不好吃吃了几口就不吃,发哥就会捡起大家的剩饭吃完告诉大家不要浪费粮食。
导演吴宇森拍《英雄本色》时是没什么钱,男主狄龙被邵氏炒了鱿鱼,周润发则背着“票房毒药”的称号,张国荣要用演技征服观众而不是一直被人说靠脸吃饭,而且有了张国荣的加盟才有投资方。
我第一次看的电影是1960版的《林海雪原》,那时候的演员台词基本功扎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喜欢杨子荣其实最多的并不是他逐个打败了八大金刚,也不是屡屡被相声小品拿来 搞笑 的一枪打灭所有的油灯。最令我当时佩服得就是对黑口,也就是盘海底,他流利地对答了匪徒的每一句黑话,当时我觉得杨子荣真是太威风了,剧里主要是讲的这样的故事。
1946年冬天,国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由伪满官吏、地主、恶霸、土匪等组成的“中央先谴军”。这群乌合之众不断对我军进行军事骚扰,其中匪首许大马棒、座山雕、马希山等人分别集结残股,窜居深山密林之中,长期进行暗杀破坏,手段残忍无比。
东北地区一时间匪患成群,这对当地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严重破坏了土地改革的成果。为了清除匪患,军区领导决定改变战术,组织了一支36人的小分队。
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带领下,杨子荣、孙达得、高波等人深入林海雪原,先后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围剿大锅盔,与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凶残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拼搏。经过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激烈交锋,匪徒们最终被全部歼灭,小分队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 。
总的来说,19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对原著的改编是非常得当的,成功塑造了杨子荣智勇双全的形象,就情节来说,近年来拍摄的威虎山题材要好的多。
僵尸家族
印象就是后来的几个月不敢一个人上厕所
给我映像非常深刻的一部电影也是我看的第一部电影叫做《东方三侠》,这部电影是由梅艳芳、杨紫琼和张曼玉主演的。
这部电影带我进去了中国动作片的世界里,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深深的迷上了武打电影。
以前只看过武侠小说,金庸古龙的小说爱不释手,脑海里经常幻想着里面武打动作的场面和快意恩仇的江湖。
对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不是因为这部电影给我打开了武侠的幻想世界,而是这部电影是我小舅带我去看的,是我长这么大小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带我去看的高兴。
谢谢你的提问,让我在回答你的问题的同时想起了我小舅,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带他去看一场现在的新式电影!
很难记得第一次看的是什么电影了,但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是醉拳2了,由成龙、梅艳芳、狄龙等领衔主演,想必大家也都看过,就不仔细描述内容了。那个年代因为特效并不像现在这么优越,动作片基本拳拳到肉,看着打击感很强烈的,并不像现在这些动作片,给人看起来非常假的感觉,在这种大环境下,人们更喜欢能够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的科幻片,或者引发人们思考的剧情片,而这种动作片拍出来之后,就会有很多人吐槽“在影院看这片,不如去看3D大片”“这电影评分能高吗?剧情太简单粗俗了吧!”。这种声音越来越多,逐渐的动作片也变了味道。叶问过后,估计很难再有好看的老式动作片了[求抱抱]
说起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我还真记得,那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安排的,看的电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电影,而且是看的泪流满面,全班几乎没有一个同学不流眼泪,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妈妈,再爱我一次》讲述了女主与富家男相爱而且怀孕,但富家男母亲嫌弃女主逼迫其分手,分手后富家男就结婚了,结婚的当天晚上女主生下一男孩,随后女主与男孩过着拮据的生活,而富家男因其妻子流产无法再生育,富家男母亲为了延续香火去找女主要回孩子,女主为了孩子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就同意了,可是,女主孩子在富家男后过的并不开心,多次偷偷的跑出去,女主在一次寻找孩子的路上摔倒在地,此后变得疯疯癫癫,十八年后,男孩留学回国,在一家收容所内见到自己的母亲女主,此时女主已经不认识男孩,男孩只好唱起了小时候给女主唱的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好》才唤起女主的回忆,最终母子相认,圆满结尾。
虽然当年这部电影没有出名的演员和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是把母子之间的感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让无数人多次落泪。
当年看这部电影时年龄比较小,但是也看哭了,因为我们知道世上真的只有妈妈好,妈妈是最爱自己的。
《金刚》彼得·杰克逊
有印象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应该是《金刚》到时以为小不懂的情节,只知道那只猴子特别厉害特别是后面爬上帝国大厦,给我留下来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面我高一回想起这部电影我又去看了一遍才明白剧情,那只猴子为什么要爬帝国大厦(当时小看见像猴子的都是猴子完全不知道猩猩)
这部电影不管是情节还是画面,我当时看了我就不想在看第三遍了因为里面的情节让人很沉重导演感情处理的细节也非常不错。我觉得讲得就是动物的感情非常真实单一,不像人类的世界那么虚伪 那么卑劣那么复杂。虽然这是一部商业电影,所留下的 情感 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但是我当时看这部电影的话就是觉得这个猴子怎么可以长得这么大,并且这么多人都拿它没办法,真的好厉害啊,但是看懂了剧情之后,我感觉这部电影我还是想把他留在当初第一次看的那个印象。我想真正打动了金刚的,是安给它带来的那个残酷的原始丛林中金刚从来不曾感受到的最单纯自然的快乐! 看看我们今天的 社会 ,有多少快乐还是单纯的呢?你们看过的第1部电影是什么呢?
《最佳拍档》!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温馨,很快乐!
第一次看的电影真真的忘了,看过这些电影中印象深刻的有很多,每年必刷的还是 《肖申克的救赎》
Ⅱ 哪些电影有男女第一次的镜头 比如说恋恋笔记本这样子的
伊娃格林的《梦想家》,口味有点略重
《色 。 戒》也是有的
当然还有《美国派》了
还有《恋空》
《朱诺》也有一点
Ⅲ 你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相信很多的70 80后都有深刻的印象。
当时刚上小学,几个生产队在一块开大会,好像是在商量谁谁谁能进敬老院的问题,年代久远了记忆有点模糊了,大会开的差不多了,给开会人员发放的电影票,我也搞到一张,就跟着大人们进了电影院,第一次进去,里面的座位称不上座位,都是水泥长条,跟原来的老电线杆差不多。
然后就看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还记得里面有一段少儿不宜的片段,虽然露的不多,但是也让当时的人们面红耳赤。这部影片以倒叙方式,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寻找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的故事。
这是一部催泪大戏,看得我哭的稀里哗啦的,片中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也一直传唱到现在。后来学校组织和其他途径,又看了好几遍。还记得小时候电影院里面的奶油瓜子的味道,现在再也吃不到那种瓜子的味道了。
我看的最早的一部电影应该是《地道战》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在小学附近的一个单位里面的电影放映厅里面。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课程。
从小家里的要求就比较严格,很早别的小朋友都有有线电视看了,我还守着地方台。而且一定是做完功课之后才能看。
所以“电影”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是很久远的词汇。也就是大概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就是《地道战》
几乎没什么影响,觉得很幽默,也没看出之后看电影的那种思维模式。
仅仅是觉得 搞笑 。
大概三年前,我回到故乡,还去了小时候看电影的那个厂子。早已破败如茅草。像极了工业风的废墟。
自然是另一番感慨。
后来再大一些,能去电影院的时候,看的电影大概就是《1942》,也可能看过别的。但是真正让我意识到电影、电影院的价值的就是《温故1942》。个人呢还是喜欢悲剧性的东西,喜剧固然不错,但是悲剧可以洗涤灵魂,我现在依然这样看。
电影自然是悲壮的,但是不合时宜的笑声永远存在。
不是不知道苦难、饥饿、也不是不知道感同身受。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就像一出悲喜剧。
不管怎样深刻的、深邃的,终究抵不过人们的一个谈资。
触动灵魂的不是触动本身,而是这样的一种感受。
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应该是李晨、颜丹晨主演的《花季·雨季》。
在深圳的一所高中里,一群高中生经历了他们花季雨季的青春生活,有纯洁的友谊,有懵懵懂懂的小情愫,有相互关心爱护的师生情谊,各种各样性格的年轻人经历着成长的烦恼,谱写了一幅动人的青春赞歌。
我来说说我的故事。我记得当时读小学,由学校统一组织观看这部电影。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没有安装有线电视,仅仅可以看几个电视台,节目内容也索然寡味。所以我很期待的课外活动就是看电影,每学期组织一两次。当时看电影的那个电影院现在早已拆除,然而却成为了我最美好的回忆。上午发布这个消息以后,我很开心,中午赶紧回家,问妈妈要钱买了一根火腿肠,我能在看电影的时候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火腿肠。火腿肠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零食,由于价钱比较贵,妈妈舍不得经常给我买,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时候才会买给我吃,比如看电影、春游等。其实对于电影的具体情节,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有李晨出演。小学时候的我,还没有到青春期,应该无法完全理解电影人物的青春焦虑。
《花季·雨季》承载着我对童年的回忆,承载着我简单的快乐。
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特指在电影院或电影屏幕上看的。
应该是小学生时学校组织去电影院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记得台湾腔的普通话,哭泣的小男孩,妈妈被虐待的镜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歌曲。
电影院伯伯因为是爸爸的朋友,可以无限次放我和小伙伴去电影院。
记得电影放映室是在影院大厅里搭建一个木头制成的吊脚楼。
放映室的灯光从吊脚楼上射出去,我每每会调皮地伸出小手,故意在光影里挥舞,大大的屏幕上便出现了我的手掌。
在一阵痛骂声中,收回小手,得意地俯视下面观影的观众,一览众山小,得意又忘形,小小的特权足以让我虚荣到飞起!
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叫《聊斋志异》,应该是这个名字,但内容绝对是鬼片。
记得小时候(真不记得是几岁了,好像那时我还没上幼儿园,我是七岁上的幼儿园,八岁上的一年级)那会村里面只有极个别人家有电视,我们家只有一台老式收音机。我们看电影的唯一渠道是等待放映队来村里小广场(暂且叫小广场吧)放映,就是那种老式的放映机。然后拉一块正方形放映布,就是那种四边有一圈黑边,中间白的那种。
天快黑了,照顾小伙伴赶紧回家搬个小板凳去占个好位置,去晚了就只能在又远又靠边的位置看了。现在电影院的最边上座椅对当时来说已经算是中间位置了。但是放映电影不是只吸小孩子,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想想都壮观。我当时最喜欢的不是能看电影,而是人很多能凑热闹,关键还有摆摊卖瓜子花生零食的小货郎。现在,已经再也找不到那种手里拿着小小的拨浪鼓,边推小车吆喝的小贩了。
那时候我还小,一般都会跟我妈一起去看。位置还不错,电影开始放映,不一会就听见惊呼声、尖叫声,我完全不知道咋回事。直到我看见荧幕上出现黑白无常,嘴上挂了个长长的血红的舌头,在黑漆漆夜里,悠哉的走在一大片坟地里。在那一刻,我害怕了,脑中忽然想起很多家里老人讲的鬼故事。我现在想想都有点发怵,当时我真的害怕了,又不敢喊,只能求助我妈。我就装作想要睡觉的样子,拉扯着我妈的胳膊。我妈看见我想睡觉的样子,把我抱在了怀里。就这样装困的我也许真被吓到了,在我妈怀里真的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
自打看了这个电影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经过有坟地(一片啊,不是一两个)的小路,我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都是唱着歌,一路小跑的离开。
现在的我还是那样,感觉特别怂。只是有一大片坟地的路已经很多年没有走过了,也不想去走,更不愿去走。
“再哭再哭?你就不怕鬼抓了去?”
以前在农村
很多长辈们吓唬小孩都这样说
也因为这个
我的口味竟然开始变得诡异
特别好奇 鬼 长什么样
有一次去外婆家
和表妹睡在同一房间
无聊
当时那个年代还在用DVD看片
有线的电视都没几个台的
我到处翻了翻碟片
看到有一张碟
《开心鬼撞鬼》
邪乎
碟片名对我仿佛有一种特别的魔力
我满怀期待地播放了这个片子
碟片转完了
嗯
很开心呀
这分明就是一部喜剧
我期待中的 鬼 没有出现
这也是我印象中看的第一部电影
虽然我无法确定,这就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影片,但从我模糊的记忆里,却清淅印证,这是一部年限久远且给我回味多多的人生记忆。
听说邻村有电影,我和弟弟大白天便缠着母亲,吵闹着要求带我们去。
到了晚上,我和弟弟顾不得吃饭,各自拿着一个小板登,催促着母亲。和我们同去的还有本村的一位妇人,她和母亲是极好的搭挡。
夜,漆黑一团,只有星儿眨巴着它那亮晶晶、神兮兮的小眼晴,诡秘地窥视着人们。
我们来到了现场,正值开演,电影的名字是《铁道卫士》,我们被电影的剧情所深深吸引…………
当演到特务马小飞欲引爆车上的“定时炸弹”时,弟弟突然犯困,吵闹着非要回家,我也有了几分的睡意,于是便跟着弟弟一块起哄,母亲好言劝着我们,这样连哄再骗,总算看完了这部电影……
夜,更黑了,阵阵清风吹过,感觉到丝丝凉意。星儿怕冷地躲进了云层里,时而调皮地划出,丢一个媚眼,似乎在挑逗着我们……
记得时间大约是七十年代前后!
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是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彼时家中刚刚买了电脑,可以点播来着。。。哈哈!
直到现在,我还会时不时的把这电影翻出来看,也许是承载了我对爱情的期许吧。
女主小水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成绩一般,长相一般,还带着牙套。
学长阿亮是学校风云人物,长得帅, 体育 好,受女孩喜欢。
小水为了引起学长的注意,做了很多努力,在学长看不到的角落。。
她和伙伴们对着书上的内容,一条一条做着让自己变得更好更美丽的事情,努力学习,变美。
最后她成功了,但是毕业之际,学长却和自己的同学在一起了。看到这里,我是遗憾的。后来学长参加了足球队,临走时,他偷偷留给小水一本相册,原来学长一直都喜欢她,从不美的时候,小水在他眼里也是可爱努力的。
电影最后,小水,阿亮在阔别几年后还是再度重逢,当小水用颤抖的声音文学长:“你结婚了吗”的时候,我真的忍不住泪奔,喜欢一个人十多年吗,是怎样的的坚持啊。两个主角都没有令我们失望。
话到此处,女主角近来来得作品都很不错啊。。。比心
第一部电影是三毛从军记,很小的时候看的了,那时候电视是个稀罕物,村里没几家有电视,但还好的是有时候会有人下乡放电影,就是有一个放映布,正方形的白色布,四边系上绳子,然后对面放一个放映机,当时看到放映机的时候觉得很神奇,插上电,就开始转动,荧幕上还有画面和声音,不得不感叹人类的智慧。
记得当时只要村里有放电影的,小伙伴们恨不得奔走相告,挨家挨户的通知。我们几个玩的好的小伙伴会早早的搬着凳子,坐在荧幕前等着电影开始,有时候甚至都不吃晚饭,就在那里等着,也感觉不到饿。农村的夏天是很多滋多味的,月亮特别亮,周围特别黑,根本没有路灯,蚊子特别多,但是电影的魅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不单单是小孩儿,叔叔阿姨甚至是爷爷奶奶都会早早的坐在荧幕前,大家唠着家常,吃着东西,不论是吃瓜子等零食,还是吃着晚饭等主食,都是那么的开心。大家耐心的等待着电影的开始,在月光的映照下,村落显得格外的静谧,其实有时候想想,那时候条件很苦,但是真的很开心,很快乐,因为生活很简单,简单就会很快乐。
记得第一次看的电影是三毛从军记,不论是里面和战友之间的有趣的事,还是最后戏耍鬼子的剧目,感觉都是历历在目,一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回顾呢。由于当时的放映条件,放的是黑白影片,再加上后来在村里放的都是黑白影片,比如地道战之类的,所以我的启蒙电影都是黑白影片,也就导致了我现在还是特别喜欢黑白影片。其实说实话,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三毛从军记是彩色片呢,之前一直以为是黑白片。
很感谢三毛从军记,让我喜欢上电影,慢慢的热爱电影,并且从电影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很怀念那时候的简单快乐的生活。
第一部电影是在小学的时候,学校发了电影券,要求跟家长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 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2005年左右吧,平常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陪我出去玩耍,那次的电影好像也是软磨硬泡才让爸爸陪我去的, 当时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就只记得画质不怎么样就像平常大家上课发光的幻灯片一样,电影院的设施也就像七八十年代一样是木头的椅子, 具体电影情节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有个小女孩和妈妈相依为命,是个苦情片。但是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电影中的慢镜头是怎么拍摄的, 自己还尝试了好多次怎么也做不到如此慢的动作,一直到高中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童年虽然没有太多的“权利”但是现在想起来当时的“痛苦”,现在都是宝贝!
Ⅳ 哪些电影是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有,《白丝带》,《非洲女王号》,《西线无战事》,《大战争》,《死囚越狱》。
1,《白丝带》
《白丝带》是由X-Filme Creative Pool公司制作的一部战争剧情影片。该片由迈克尔·汉尼克执导, 克里斯蒂安·弗里德尔、伯格哈特·克莱斯纳、乌尔里奇·图克尔等主演,于2009年9月17日在德国上映。该片以一位乡村教师的回忆为主线,讲述了一战前夕德国北部某村庄里发生的一系列离奇故事。
2,《非洲女王号》
《非洲女王号》是由约翰·休斯顿执导,亨弗莱·鲍嘉、凯瑟琳·赫本、罗伯特·莫利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1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师奥尔特耐和传教士罗斯为了躲避灾难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击退敌方军舰的故事。
3,《西线无战事》
《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是1930年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反战题材剧情片,由刘·艾尔斯、路易斯·沃海姆主演,1930年4月21日在美国上映。
《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4,《大战争》
《大战争》是1959年上映的意大利喜剧电影,由马里奥·莫尼切利执导,Vittorio Gassman、Silvana Mangano等主演。《大战争》讲述了两个意大利士兵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很想逃脱战争的阴霾,想了很多办法,但是现实无情,总是把他们推到荒唐而危险的境况中。
5,《死囚越狱》
《死囚越狱》故事取材于一件真人真事,讲述在纳粹占领期间,一个法国的中尉如何成功逃离纳粹监狱的故事。在千方百计越狱的过程中,他必须与时间(被判死刑,即将实行)和忠诚(是否信任同囚室的少年)作一次次的抉择和斗争,向往自由的信念支撑下,最终成功越狱。
Ⅳ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有哪些
《翼》Wings
(1927年)
《大幻灭》La
Grande
illusion
(1937年)
《西线无战事》(1930年)
《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年)
《加里波底》(Gallipoli)
(1981)
《铁骑雄师》(Lighthorsemen)(1987年)
《沙漠兄弟连》El
Alamein(2002年)
Ⅵ 影史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放映的是谁的作品
影史上第一次电影公映,放映的是谁的作品?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原因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艾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的地下室里做第一次公开售票公映,《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电影片段,很快轰动巴黎,传遍全世界。于是1895年12月28日就被公认为世界电影的诞生日。电影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拥有“确切”生日的艺术种类世界电影与电影业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英国、美国等地,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拉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序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百年来,无数个“第一”锚定在中国影史,令人一想起就感慨万千。
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点上海徐园“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电影的中国人是林祝三。
3、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
4、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玛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戏院”。
5、中国第一个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亚细亚影片公司。
6、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导的《难夫难妻》。
7、中国第一部运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庄子试妻》(1913年)。
8、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演员是严姗姗,她在《庄子试妻》中饰使女。
Ⅶ 1983年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1,《第一次》1983年香港电影,是俞凤至执导,张国荣、翁静晶等主演的电影。影片讲述了香港三对年轻男女的青春烦恼故事。
其他上映的电影:
1,电影《龙腾虎跃》是成龙的早期作品,在片中成龙与惠天赐饰演失散多年的兄弟,故事继续以报仇为主线,兄弟二人联手对付天地双煞,电影中当然亦少不了精彩武打场面,扣人心弦。1983年老电影。
2,《最佳拍档之醉街拍档》剧情讲述意大利黑手党为替“白手套”报仇,派高级杀手“黑手套”来港刺杀改邪归正的金刚,并顺道进行一批砧石买卖。在海底城里进行交易时,“黑手套”发现了卧底的黑猫等,于是用机器人黑霸追杀,黑猫则以小神通敢死队反攻,于是一场大战展开。1983年老电影。
3,《少林传人》是1983年邵氏电影公司出品,著金牌武术指导唐佳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三部导演作品之一。王晶编剧,狄龙、尔冬升、白彪主演,黄培基、元彬、元华、李海生、江全,加上唐佳自己共六大武指联合设计动作。
4,《天蚕变》是由鲁俊谷执导,徐少强等人主演的一部武侠片。影片讲述了云最后练成天蚕功,清理门户,为父报仇的故事。
Ⅷ 和女友第一次看电影,看什么电影好
土豆不可能找到的。第一次的话
事先先做好前戏
对她温柔一些
等你进去了就会很自然的运动起来
用不着找视频看。让你的她感觉你的实力。
Ⅸ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