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MAX-3D的技术规格
IMAX为了大幅增加图像的分辨率,采用了特别的70毫米底片。传统70毫米底片的图像尺寸为48.5毫米×22.1毫米(Todd-AO),IMAX底片的图像尺寸69.6毫米×48.5毫米。为了以标准电影的每秒24格来曝光,IMAX底片的进片速度是一般底片的三倍。
要投影大片幅底片有一定的技术困难——传统70毫米底片在放大586倍后不够稳定。因此IMAX需要一些新技术,IMAX公司的威廉肖采用了一项澳洲的名为“滚动循环”的专利技术用于影片放映,主要是增加了一个压缩空气设备来加速底片滚动,并将一个圆柱形镜头置于放映机前端,在放映过程中保持真空状态。IMAX放映机用螺钉固定,四颗螺钉与齿轮将放映机固定在完全水平的状态。还通过增加凸轮控制臂来抵消放映过程中的细微晃动。放映机的快门长度也比传统设备长大约20%,灯管的亮度更高,最大的12-18千瓦氙气-弧光灯甚至需要水冷的电极。因此IMAX系统造价并不便宜,而且重量达1.8公吨。
IMAX的片基为柯达的ESTAR(即PET,亦即杜邦化工的Mylar®),原因并非在片基的强度,而在于此片基不会被显像的化学液影响了尺寸,IMAX的进片设备对底片边孔或厚度的变化有严格的要求,IMAX底片可归类为“15/70”底片,意指这种70毫米底片每格有15个边孔。IMAX的底片非常笨重,底片盘比一般电影的大得多。 IMAX底片为了尽用底片面积而没有声轨,它采用了六声道35毫米磁带播放与画面同步的声音。在1990年代前期,与画面分离的数字化六声道声源改为以更精确的脉冲产生器作为传统SMPTE时码的同步信号源。这是日后杜比数字及DTS等电影院多声道系统的前身。
IMAX继续发展,出现了新的表现手法,例如立体图像及每秒高达48格的画格数。音响系统方面则有Sonic-DDP(Direct Disc Playback,无压缩LPCM环绕声轨)、立体音响系统及呈椭圆形分布的扬声器群。 立体版本的IMAX技术。为营造出立体景深,IMAX 3D采用了双摄影机及双投映机拍摄及放映。
目IMAX 3D放映时采用偏振光式放映,观看时以配戴偏光眼镜来分析立体图像。多数IMAX 3D影院采用线偏振镜片。而另外有的公司采用的是圆偏振眼镜,圆偏振眼睛受眼镜旋转角度影响较小,当观众歪头时基本不影响效果,而不像线偏振眼镜在观众歪头时会出现立体画面的虚影。 新版的IMAX技术,帧速率由原本24格/秒增加至48格/秒,以减少画面闪烁问题。于1992年的西班牙世界博览会发表。但因为拍摄成本比一般的多出一倍,至2000年被放弃使用。
因2008年数字IMAX的产生,使得IMAX HD (48格/秒)不再遥不可及。2012年底的哈比人:意外旅程,为IMAX首部DMR 48格/秒的数字IMAX电影。 于2008年发表的最新IMAX技术,投映机以DLP技术支持,数字IMAX分辨率为2K,与一般数字投影相同画质,因其分辨率相较胶卷IMAX低级非常之多。为了保障电影画面不因放大投影巨型屏幕而使画面清晰度降低,数字IMAX屏幕都缩小不少,甚至银幕仅仅8.2米高(台湾高雄大远百威秀影城数字IMAX),IMAX原始的“巨型银幕、超高画质”两样皆失。
数字IMAX的优点为免除了一般70毫米底片笨重的缺点、画面明亮干净。
IMAX公司预计于2013年推出新技术—激光镭射数字IMAX,投影分辨率将提升至4K,颜色之呈现也会比先前数字IMAX更出色。激光镭射数字IMAX将改善先前数字IMAX的分辨率问题,并且维持IMAX原始的1.43:1银幕比例,遇到IMAX摄影机拍摄画面仍可播放完整的电影画面内容。
国外 IMAX 铁杆爱好者称 IMAX 数字影院为 LIEMAX 和 Fake IMAX。因为部分观众强烈不满IMAX Digital的画面效果,抱怨前排的画质已经无法忍受。IMAX画面比例为1.44:1,而数字IMAX的画面比例为1.78:1,所以同样宽度的屏幕,数位IMAX 的高度只有胶片IMAX 高度的 4/5,数字IMAX系统无法播放完整的 70mm 胶片的 IMAX 影片,播放时图像会被裁切。而且通常数位IMAX的屏幕都比胶片 IMAX 影厅的屏幕面积小,如大陆的东莞IMAX影厅(高22米)和北京电影博物馆IMAX影厅(高21米)的屏幕高度,比无锡大世界影城(高10.6米)和北京万达影城石景山店(高12.6米)几乎要高出一倍。所有种种的缺点以至于观众抱怨票价不值,不配IMAX的称号。
用于放映的DLP放映机一般采用的是两台2k分辨率的DLP投映机,两台放映机画面叠加,相对于胶片版的IMAX,主要的优势在于亮度加倍和兼容3D播放。而IMAX的大画面高分辨率的优势则丧失了。IMAX Digital的分辨率只相当于多次播放后的35毫米胶片拷贝的水平,而普通35毫米胶片母带大多能达到4K分辨率,而IMAX 15/70毫米底片至少达到了6K-10K分辨率,理论值为12800x8700像素,实际值约6120x4500像素(2千7百万像素)。而使用的IMAX Digital放映机的2K(2048×1152像素)分辨率仅仅比HDTV的1920×1080像素的分辨率略高,甚至没有达到Sony 4K影院的4K分辨率(4096x3072)。
中国大多 IMAX 影院也采用IMAX Digital播放系统,处于商业考虑,他们隐蔽了数字IMAX诸多缺点并且声称 “IMAX Digital为一种IMAX胶片版的升级系统”来混淆消费者视听。这些影院可以强调数字 IMAX 的亮度方面的优势而不提及屏幕分辨率上的劣势。
目IMAX正在测试2台4K放映机。由于两台4K放映机的画面是叠加而不是拼接,所以分辨率还是4K。虽然比2K放映机大幅提升,但顶多只是高亮度的Sony 4K影院,也无法达到70毫米底片放映的清晰度。
㈡ IMAX的画面比例是多少一般电影呢
IMAX原始胶片的画面比例是 1.43:1 ,数字IMAX的画面比例是1.78:1 (16:9)。 一般电影是 2.35:1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
IMAX的构造亦与普通电影院有很大分别。由于画面分辨率提高,观众可以更靠近银幕,一般所有座位均在一个银幕的高度内(传统影院座位跨度可达到8~12个银幕),此外,座位倾斜度亦较大(在半球形银幕的放映室可倾斜达23度),便观众能够面向银幕中心。
(2)imax电影胶片规格是多少扩展阅读
IMAX影片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传统70毫米胶片的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胶片每格上有15个齿孔。
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这种胶片的拷贝非常笨重,放映时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动。
由于尺寸比一般的胶片大得多,所以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钟放映的胶片长1.7米,每分钟则是102.6米,因此,时长两小时的IMAX影片,其胶片长度有12.312公里。
㈢ IMAX的放映系统
IMAX影片为了大幅增加影像的解析度,而采用了特殊的65毫米底片及其专用摄影机摄制,然后冲印成70毫米胶片,传统70毫米胶片的影像尺寸为48.5毫米×22.1 毫米,而IMAX胶片的影像尺寸为69.6毫米×48.5毫米,即“15/70”格式——胶片每格上有15个齿孔。因此,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这种胶片的拷贝非常笨重,放映时需要专门的起重设备或集合多人之力才能搬动。由于尺寸比一般的胶片大得多,所以IMAX胶片的进片速度也是一般胶片的三倍,每6毫秒就放映一格,每1秒钟放映的胶片长1.7米,每分钟则是102.6米,因此,时长两小时的IMAX影片,其胶片长度有12.312公里。
因为传统70毫米胶片在放大500多倍(即布满银幕)后图形不稳定,因此IMAX特别采用一种“波状环行”(Rolling Loop)的技术用于影片放映,增加了一个压缩空气装置来加速胶片传动,并把一个圆柱形镜头放在放映机前端,在放映过程中保持真空状态。IMAX放映机用螺钉固定,四颗螺钉和齿轮把放映机固定在完全水平的状态。IMAX放映系统还通过增加凸轮控制臂来抵消放映过程中的细微晃动,而其快门长度也比传统设备长大约20%。放映机的灯泡亮度惊人,功率最大(15千瓦)的IMAX放映机发出的灯光,甚至在月球上都能看得见。所以,IMAX放映系统造价高昂,而且重达1.8吨以上。
IMAX放映机精密度最高,功率最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水平。其运作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是采用了独特的“波状环行”(ROLLING L00P)进片技术;这项技术是使电影胶片如波浪般沿水平方运行。在放映过程中,每一画格都由真空装置牢牢吸附在镜头的后部,使画面的稳定性大大超过任何常规标准,而图像更是水晶般清晰。IMAX放映机15千瓦的灯箱的功率之大,人的肉眼可以看见它在月球上发射出的光点。
IMAX体验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音响。IMAX六声道超级音响系统包含有超低音频道。专门为IMAX影院设计的Sonics声源均衡喇叭系统是影院内每个地方的音量和音质完全相同,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能享受同样质量的音响效果。为了使声音传播畅通无阻,银幕上还有成千上万个小孔。同时,大坡度的座位设计使得每个观众的视野无阻碍。
㈣ 电影中的imax版,"imax版"是什么意思
Imax是指超大银幕的电影,它的银幕有五到七层楼高,20多米宽,普通电影的胶片,楼主肯定看过,跟以前传统135相机用的胶片差不多大小,而Imax电影的胶片是70mm的,也就是说,一格胶片就有一张明信片的大小,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么大的银幕上投射出清晰的图像来。
用这样的胶片拍电影,现在估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敢投资,只有在电影拍好之后,请专业公司进行转制,费用大概是120分钟的片子500万美元向上。不过对于现在大片动辙一两亿的成本来说,这点钱也不算什么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大片都会推出其imax版本。
㈤ IMAX 3D和70毫米胶片
您这个问题其实存在三个感念,即:IMAX、3D和70mm胶片
IMAX:是加拿大的IMAX集团所研发的一种巨型银幕电影。
IMAX源自英文“Image Maxium”(图像最大化),是世界一流的娱乐科技公司美国IMAX公司及其IMAX影像系统的简称。由IMAX公司发明并不断加以完善的IMAX电影系统集电影技术之大成,拥有最大的银幕、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IMAX电影使用70毫米15尺孔的电影胶片,其矩形银幕可高达七八层楼,球形银幕的直径可长达30米。观看影片的观众尤如身临其境,与电影场景浑然一体,能够获得与其他各类电影截然不同的、全身心的感受。
除了一般的IMAX影片之外,IMAX后来又发展出了IMAX-3D以及IMAX-DMR这两种新的技术,所以IMAX电影并不一定是3D立体电影。3D立体电影设计是透过观众所戴之3D立体眼镜分别接收左右眼影像后译解成3D立体的效果。传统的3D胶片技术,将左右眼视觉影像同时存放在同一个胶卷中,,而IMAX 3D技术不仅使用世界最大的IMAX底片,并且使用双胶片分开录制、播放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使得影像更立体清晰,色彩也更鲜明。
而70mm胶片只是区别传统35mm胶片的另一种录制载体。70毫米胶片宽银幕画幅宽高比为 2.2:1,其胶片上的画幅面积为35毫米遮幅影片画幅面积的 4倍以上。因此,放映时放大倍率低,画面质量好,而且都采用立体还音,能给观众较强的临场感。这种电影的代表是美国托德 -AO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用65毫米底片进行拍摄,印片时印到70毫米的正片上,拷贝上有6路立体声磁性声带,5路供银幕后扬声器用,另一路供观众厅周围的环境效果扬声器用。近年来由于彩色胶片的清晰度和颗粒度都大有改善,镜头性能有所提高,用35毫米胶片拍摄原底,通过变形光学系统印片而获得70毫米拷贝的方法也得到应用。
补充回答:关于东莞万达国际影城看IMAX 3D《阿凡达》的问题
学生证在任何正规院线都是可以享受半价折扣的,但是你要面对目前的《阿凡达》市场,想买到一张票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网上形容说现在的《阿凡达》电影票比春运的车票还难买!呵呵
在猫扑上还看到一则新闻:《阿凡达》过于火爆,东莞万达国际电影城IMAX设备烧毁 http://dzh.mop.com/topic/main/readSubMain_10738630_0.html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肯定是已经解决了的!
呵呵!希望你观影愉快
㈥ 电影胶片的分类
电影胶片有多种分类方式:
按照胶片规格分类,常用的有:
65mm胶片(有时也叫70mm胶片,成本非常高,多见早期的高成本电影以及IMAX影片,15齿孔的IMAX画质18K以上,普通65mm影片画质约12K),
35mm胶片(135胶片,最常见,画质约6K),
16mm胶片(纪录片常用,画质2-4K),
8mm胶片(早期娱乐以及家庭摄影机常用,画质非常一般)。
按照色彩分类 胶片可分为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
黑白胶片:在透明片基上涂布卤化银感光剂。 彩色电影的摄制采用的是减色法彩色胶片。最早成功的减色法彩色电影要推1927年问世的特艺色,由于拷贝的制作采用染料转印法,故又称染印法,发明人为H.T.卡尔马斯博士。按照这种方法,用一台比较复杂的分光束摄影机同时拍摄成 3条分别感受红、绿、蓝光的底片,然后从这些底片印制出 3条浮雕模片,分别染以青、品红、黄三补色染料,再迭印在一条空白片上,即成为放映用的彩色拷贝(见染印法)。
8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彩色电影胶片都是减色法多层片。这种胶片将分别感受红、绿、蓝三原色光的三层乳剂迭涂在同一片基上,经摄影曝光、冲洗后即可得到彩色影像(见内偶法多层彩色胶片)。 由片基和感光乳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涂在乳剂层表面、防止外力致伤的保护层,涂在乳剂与片基之间促使两者黏合的底层以及涂在背面起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的背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