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電影是什麼巴贊厚嗎

電影是什麼巴贊厚嗎

發布時間:2023-11-20 05:49:20

⑴ 是什麼電影

從概念而言,可以從物質技術和美學藝術兩個方面來加以界定。

從物質技術的層面出發,電影就是根據「視覺滯留」原理,運用攝影和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聲音攝錄在膠片或數字載體上,通過放映以及還音技術在銀幕上形成能表達一定內容的活動影像和聲音的一種技術

從美學藝術的層面出發,電影就是以電影技術為手段,以畫面和聲音為媒介,在銀幕上運動的時間和空間里創造形象、再現和反映生活的一門藝術。1919年法國著名導演路易·德呂克在《電影與其他》中用這樣的語言來描述,電影「既是技術的產物,又是人類精神的產物」,也即電影技術和電影藝術是密不可分的,技術是藝術的物質存在基礎,藝術又是技術的創造和升華。

也可以去看一下《電影是什麼?》這本書是由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的作品集

⑵ 電影是什麼一書的作者是

電影是什麼?》是一本由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的作品集。巴贊這部文集並非一部初衷便為撰寫成書而刻意准備的嚴謹的電影理論專著,書中各個篇章最初都是雜亂地分布在各種報紙、周刊、雜志和小冊子中,最終才結成厚厚的四卷本文集。巴

⑶ 電影是什麼的內容簡介

安德烈-巴贊的電影理論被視為電影理論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法國電影理論批評和現實主義電影緊緊聯系在一起。巴贊的現實主義美學深刻影響了世界電影的發展。他宣揚的攝影影像本體論和真實美學形成與蒙太奇理論不同的電影美學體系,開拓了電影研究的領域。由於巴贊的努力,電影成為嚴肅的研究課題。
本書是巴贊的經典批評文章的結集,涉及電影本體論、電影社會學、電影心理學和電影美學等諸多話題,是研究巴贊和當代電影美學的必備讀物。

⑷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歷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

商人首先看出電影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發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電影公司。到20世紀早期,電影公司集中資金建立製片基地,購買昂貴的製作設備,籌資進行故事片的生產,依靠大量觀眾集體買票觀影來牟利。這就形成商業電影生產與銷售模式的雛形。梅里愛的明星影片公司、愛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電影公司的代表。而電影語言及電影藝術的誕生和發展,與導演實踐和理論探索息息相關,最初西洋鏡雜耍的製作人是導演的雛形,隨著對電影表現方式和電影特性的探索,相繼出現了盧米埃爾兄弟、喬治梅里愛、埃德溫鮑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電影藝術探索者,這些電影先驅拓展了電影語言和電影創意的可能性。早期的電影創作、電影經營和電影探索是三位一體的,此時,電影製作者同時也是電影語言的探索者,還是電影的經營者,是具有完備職能的電影人雛形。

華爾街為追逐電影工業壟斷經營所蘊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電影業,電影業之間兼並、收購並形成壟斷,迅速掀起了一股兼並浪潮。到20世紀20年代初,好萊塢只剩下八大製片廠,即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和哥倫比亞公司。八大公司不僅壟斷了美國電影的國內市場,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國電影業當時在歐洲市場的霸主地位。製片廠的主要制度特點包括類型電影的配方式生產、流水線配比、大規模製造、明星制營銷和首輪影院體系。由於製片廠強調集體的智慧和細密的分工,最初電影人的完備雛形被消解在集體的合作之中,電影的創作和經營等關鍵職能也被分解,這個體系需要統一的指揮和調度職能,特定電影的控制權被集中到製片人手裡,形成了製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機會造就了大批業務嫻熟的職業導演,支撐了好萊塢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技術升級後帶來的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

美國電影的強大競爭力迫使歐洲電影尋求突破;19世紀末在歐洲興起的現代主義文藝思潮也對電影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形成一系列歐洲先鋒電影活動,其發端於1910年代末期,於1920年代達到鼎盛,活動中心主要是德國和法國,大批學者和藝術家成為導演。歐洲先鋒電影一般包括印象派電影、抽象電影、純電影、絕對電影和超現實主義電影等具體流派,代表流派、人物和作品包括印象派德呂克的《狂熱》、抽象電影費爾南德萊謝爾的《機器的舞蹈》、純電影謝爾曼杜拉克的《第927號唱片》、超現實主義電影路易斯布努埃爾的《一條安達魯狗》等等。這種突出個體風格的電影加強了導演對於影片的控制權。

世界另一邊的蘇聯,自立國起就特別重視電影的意識形態功能,積極培養了一批具有才華的電影人,由庫里肖夫、愛森斯坦、普多夫金等為代表的蘇聯電影學派,提出了第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導演創作理論:蒙太奇理論,並用之於創作實踐,實施導演中心制原則,不朽之作《戰艦波將金號》等就是這一理論的實踐成果。

「二戰」改變了世界格局,同樣深刻地影響了電影。「二戰」的創傷以及戰後的政治幻滅,使得整整一代青年人以創作等方式盡情傾吐自己的失望和憤怒。以1945年羅西里尼拍攝的《羅馬,不設防城市》為發端,在義大利興起了一次具有社會進步意義並以藝術創新為特徵的電影運動,這次電影運動後來被稱為義大利新現實主義。而1956年,格里高利丘赫萊伊,根據鮑拉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說拍攝了電影《第四十一》,拉開了蘇聯詩電影的序幕,蘇聯開始迎來斯大林後的一個電影創作的春天。

在法國,巴贊開始通過《電影手冊》聚集起一些對電影敘事和電影本體進行深入研究的年輕人,巴贊對蒙太奇思維與表現方式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並提出了著名的「長鏡頭(景深)」理論。《電影手冊》還專門研究經典好萊塢,從好萊塢商業片導演中發掘出了電影作者。法國涌現出一批處女作導演,1958年,法國《快報》周刊專欄記者法郎索瓦茲吉魯首次使用「新浪潮」來描述新涌現的電影現象。新浪潮電影如《四百下》和《精疲力竭》,既反映了整個時代,也充分反映了創作者個人的認識、思索與風格。新浪潮是一次製片技術與製片方法的革命。從新浪潮電影的實踐來看,新人們普遍反對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制,主張電影作者論。如戈達爾認為「拍電影就是寫作」,與此同時,部分新浪潮電影實現了獨立製片,這對美國和其他國家製片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電影作者論是導演研究的重要理論,對導演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該理論由法國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等人提出,主張電影像小說、音樂、繪畫一樣是一個人的作品,即電影作家——導演個人的作品。不是所有導演都能稱為「作者」。電影作者資格包含:在一批影片中體現出導演個性和個人風格特徵,把個人的東西帶入題材,導演不是一個執行者。影片應具有某種內在涵義,是後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電影作者是對電影製作全面控制的人,無導演、編劇的區分。戈達爾、特呂弗、安東尼奧尼、費里尼、希區柯克等人是電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具備電影作者論資格所拍的電影才是「作者電影」。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相對,也稱藝術片。作者論的實質是強調電影導演是主要創作人和最終定稿人,其判定依據是導演對作品的控制。

可以說在電影百年的歷程中,創作啟發理論,理論推動創作,成為一個交互發展的過程。電影理論的發展和各次重要的電影創作運動緊密相關。蘇聯學派的探索、法國和德國的先鋒派實踐以及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分別啟發了蒙太奇理論、先鋒派理論和真實美學的建立。法國新浪潮運動與法國電影手冊派交相輝映,享譽世界。愛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和巴贊的長鏡頭理論深化了我們對電影的認識;電影作者論則強調了導演的核心作用,加強了對電影實踐的指導。而好萊塢的製片廠體制、類型片模式及後來的新好萊塢獨立製片是電影產業化的典範。完全導演論則在電影作者論和製片人中心制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導演的完整職能以及與投資人的關系,建立了從新好萊塢、新浪潮到新生代的導演模型和導演資本制的應用原則。

⑸ 關於影視中的新科技有那些學習書籍

1、《電影是什麼》〔法〕安德烈·巴贊
2、《當代電影分析》〔法〕雅克·奧蒙 米歇爾·馬利
3、《電影的意義》〔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4、《電影的本性》〔德〕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
5、《電影論電影》〔法〕雅克·奧蒙
6、《編劇:步步為營》〔美〕溫迪·簡·漢森
7、《電影製片人》〔美〕保羅·N·拉扎勒斯
8、《視野:遇見250位世界著名電影》〔美〕傑夫·安德魯
9、《功課》
10、《電影》

不適合新人看,實在太專業,但是除了這些,我也不知道一個沒有接觸過電影教育的新人應該看什麼。新華書店是可以買到電影教材的,沒有你可以預定。 但是那些教材如果實用的話,也就不會有《一個饅頭引起的血案》這個了,那些教材大多數停留的前蘇聯的模式里。雖然有精品,但是很難介紹,不適合21世紀的新人閱讀。

所以還是以上書籍。如果你完全不懂電影,那就從《功課》開始,很薄的書,給你一個模糊但是卻直接的概念。 其他的不怎麼樣,主要是怕你看不懂,那是一些大師的非常個性化的回憶錄和自傳,需要很多很強大的背景知識才能領悟。 你就先看這些,如果沒看完你就不耐煩了,那說明你已經很沖動了,那就是圖書館(最好是省一級的)辦借書證,去借一本《哥倫比亞電影學院》的電影教材,非常厚的一本書,有系列的專業知識學習。

然後去學習繪聲繪影,那是傻瓜型的國產東西。 專業的有Apple Shake 4.1和premiere 8.0(相當於2.0) 很強大,很復雜,要求電腦配置處於中高端以上,當然是獨立顯卡的了。建議配合英特爾P4以上CPU,內存最少1G,越高越好。不然卡的時候,你會覺得生命已經在等待中流逝了……

PS: 沒有進入電影學院系統學習過的人,是沒有辦法獲知「完整」的電影拍攝方法和過程的。你可以自學成才,但是你所掌握的必然是在摸索中領悟到的與眾不同的,相對於接受過專業學習的人來說。 很辛苦,很恐怖的過程,但是開心就好。而且電影也沒有一套絕對權威的拍攝路線。祝運。

⑹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6)電影是什麼巴贊厚嗎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發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

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震撼》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2012年共生產各類電影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超170億,而團購票為國內電影票房貢獻了近27億元,為廣大影迷們節省了50.12億元生活開支。

對於影院團購市場的火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影票和餐飲婚紗相比,它的標准化程度更高,電影院也比一般餐館的接待能力更強。其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電影票的票價仍然偏高,電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團購的出現正好釋放了這部分的需求,贏得了廣泛影眾喜愛。

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進口大片特別是好萊塢強大的壓力面前,國產電影壓產量、提質量,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觀眾歡迎,以超過54%的份額贏得了市場主體地位,涌現出《智取威虎山》《歸來》《親愛的》等一批優秀影片。同時,一批青年電影導演的作品也引起社會廣泛矚目。中國的電影市場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故事影片745部(含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92部),生產各類電影總量達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3年2月,我國影院的放映場次達200多萬場,環比1月份基本持平;觀影人次達5700多萬,增長近1000萬人次,增幅達19%;共產出票房21億多元,大增近5億元,增幅高達近30%。

⑺ 什麼是電影

電影,也稱映畫。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極強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美國 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 G——所有觀眾可看片。 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 PG——一般觀眾可看。英國 U——內容正派片。 A——一般觀眾可看片。 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 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⑻ 電影是什麼 巴贊

電影是除戲劇、音樂、舞蹈、文學等的第七類藝術,是運動的聲畫影像。巴贊的電影本體論中曾經說到攝影本體論,然後提到了「木乃伊情結」。這個你可以去參考來看看。我個人一直比較喜歡巴贊。

閱讀全文

與電影是什麼巴贊厚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看的拍成電影的書 瀏覽:674
學校組織去看電影英語怎麼說 瀏覽:883
最新的日本電影有哪些 瀏覽:915
你們都花了多少錢買電影光碟 瀏覽:821
歐美經典的動作電影有哪些 瀏覽:721
好看的老戰爭片電視劇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160
童養媳電影免費看 瀏覽:274
手機電影天堂如何下載 瀏覽:659
馬什麼的戰爭電影 瀏覽:190
韓國色情電影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725
哪些電影里有美女泳裝 瀏覽:376
陳百祥娶吳君如什麼電影 瀏覽:696
我哥太愛了我怎麼辦電影在線 瀏覽:30
印度電影哪些好看 瀏覽:330
西行紀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版 瀏覽:281
好看的少女出軌電影 瀏覽:389
美國電影美人魚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622
日劇不要亂連wifi是什麼電影 瀏覽:47
概率值多少電影 瀏覽:570
鍾漢良演的偵探電影有哪些 瀏覽:489